有一种担当,叫勇敢逆行;有一种信心,叫万众一心。自上海本轮疫情发生以来,长三角赵巷公司员工积极响应长三角投资公司党委和公司党总支战“疫”号召,积极奋战在抗疫一线。
在长三角赵巷公司,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逆流而上奋战“疫”线、坚守岗位守护园区,将初心使命点燃成为抗击疫情的闪亮星火,在抗疫一线淬炼本领,在平凡岗位书写华章。
责任在肩化身“守夜人”
他瘦了10斤
作为公司党总支委员、副总经理、安全工作分管领导,长三角赵巷公司副总经理徐卿同志自3月初疫情爆发以来,便全身心扑在疫情防控工作上,迄今没有休过一天假。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日益严峻,自3月27日起,为了切实保障封闭管控期间园区和工地安全以及复工后园区的正常运营,徐卿同志更是24小时值守在公司,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夜以继日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他身先士卒,以实际行动彰显“硬核”担当。疫情之下,徐卿同志带头驻守公司,带领驻岗人员全力保障封控期间园区值守人员、工地工人的日常生活需求,稳定园区及在建工地所有人员的情绪,成为应对疫情、保障运营的稳定器;关键时刻,徐卿同志第一时间在项目现场召集物业管理单位和项目建设单位,详细部署各部门、各单位分工职责,布置园区和工地封控准备工作,监督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确保园区防疫安全。
他统筹兼顾,把大事小事都放在心上。按照防疫要求,留守人员和工地工人需要每天做抗原、核酸检测。作为现场总负责人,徐卿同志要统筹防疫工作的方方面面。从每天与政府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到每次核酸检测亲临现场,从多方联系物资供应到亲自分类、发放各类物资,从组织召开线上防疫安全培训会议到和其他留守员工一起共同对公共区域进行消杀作业,从定期接受政府相关部门检查到早中晚安全巡视……奔波的脚步不曾停歇,无论在哪里,总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
50余天以来,徐卿同志忙起来经常连轴转,为此,他比疫情前瘦了整整10斤。“瘦了,更健康了,健身都没有这么好的效果”,徐卿同志自己这么说。轻松语调的背后,我们知道,那是践行使命担当的“负重前行”。
既是坚守者、也是志愿者
他诠释了“一名党员一面旗帜”
自3月30日起,公司第一党支部书记、规划建设部总监巢诚诚同志便和部门其他几位同事一起,驻守园区工地,统筹协调指挥工地的全封闭管理、人员信息统计报备以及所有人员的核酸和抗原检测工作。
封控期间,作为工地疫情防控负责人,巢诚诚同志每天都需要参加属地政府组织的疫情防控会议,并落实政府及集团公司各项防疫要求。即便如此,工地每次核酸检测,他都要和其他同事一起核实工人人数、维持现场秩序,做到所有人员应检尽检,确保赵巷工地疫情防控的安全。工地现场人员数量多、人员结构复杂,管理较为困难。为此,巢诚诚同志一次次组织对每个楼栋每间宿舍进行防疫排查,仔细核对每个房间每个人员的信息,做到万无一失。截至今日,赵巷工地未有一例阳性。
除了做好工地的疫情防控工作,巢诚诚同志还主动做起了赵巷镇的志愿者。封控期间,他数次带队协助属地政府完成各类物资的分配和发放工作,为居民发放蔬菜、食品、中药等抗疫保供物资万余份,赢得了属地政府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毅然决然成为舍小家为大家的
抗疫“逆行者”
3月27日晚,居住在浦东金桥的公司规划建设部项目经理丁陶果,在浦东静态管理前紧急赶往公司值守。封控期间,丁陶果同志坚决落实属地政府及公司各项抗疫工作要求,深入工地一线,有序组织片区内人员开展抗原核酸检测及环境消杀工作;为及时掌握工人诉求,平日大大咧咧的他变成暖心倾听者,主动与工人沟通,排解不安情绪,维护现场稳定。在做好各项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丁陶果同志时刻不忘生产,创造条件推进项目建设工作。为此,他组织项目人员多次召开线上专题会,及时掌握疫情形势,排摸项目供方各环节情况,锚定目标、精准有序,为复工复产储势蓄能。
作为两个孩子的父亲,丁陶果在处理工地防疫工作之余,最关心的还是家中的妻子和两个“调皮”的儿子。随着驻守天数的不断增加,妻子一人操持家务、照顾年幼的两个孩子,压力很大,虽然有时会忍不住埋怨他,但还是默默地扛下了家庭重担。“妻子的理解和支持让我很感动,妻子的委屈也记在心头”,在提及家人时一向比较“Man”的他眼眶有些湿润。
睡眠时间经常不足5小时
他说愿以自己生活的“不正常”
换取园区工地早日一切“正常”
公司规划建设部另一位项目经理魏文毅同志则在4月1日浦西封闭管理前赶往工地防疫第一线,特殊时期同样选择以工地为家。连续奋战、严格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全力以赴做好建筑工地疫情防控工作。用他的话就是,“作为工地的管理者,一定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以最强的责任心筑牢工地疫情防控的安全屏障。”
落实工地实名制、封闭式管理,做好工地消杀、卫生工作,督促施工人员佩戴口罩、避免聚集,组织工地人员做好核酸、抗原检测,检查随申码、核酸检测报告并上报……这些工作对于一个有近1700名工人的超大型工地来说,不可谓不繁杂。为应对各种状况,值守人员个个都养成了24小时保持战斗姿态、只要手机一响立即投入工作的习惯。晚上12点还在参加属地政府的疫情防控工作布置会议,早上5点就开始进行核酸检测准备工作已经是常态了。魏文毅同志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只要工地能够早日开工,园区能够早日恢复正常运营,这点苦不算什么。”话虽朴实,入心最暖,更让我们看到了无私奉献的责任与担当。
90后小伙说: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
作为规划建设部最年轻的员工,90后小伙周晓伟在接到工地封控的通知后,第一时间向公司申请留守工地,参加疫情防控工作,并承担起与属地政府沟通的工作。
封控期间,公司5个在建工地共有近1700人接受封闭管理,工人经常有生活物资、用药、就医、返乡等不同需求。作为对接人的周晓伟养成了随身携带充电宝的习惯,确保24小时手机不关机,随时联系镇政府、医院、药店及生活物资保障单位,解决工人各类问题。随着封控时间的延长,工人情绪时有波动,周晓伟又主动承担起了宣传安抚工作,组织项目上管理人员一对一听取工人诉求,逐个宿舍安抚工人,为确有返乡需求的工人申请返乡。繁重的任务下,他有时晚上两三点钟才解决完问题入睡,早上六点就要起来对接核酸抗原检测工作。
在属地政府、上级领导和部门值守同事的共同努力下,工地近1700人没有一例阳性、没有发生一次群体事件,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周晓伟欣慰地说:“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年轻人在关键时刻就要站出来、顶上去。虽然每天的工作强度很大,但是很高兴我们的努力有了成果,这次防疫工作对我来说也是非常难忘的人生经历。”
能“文”也能“武”
他炼就成战“疫”多面手
疫情的爆发,打乱了正常的生产经营节奏,园区管理和疫情防控的压力也骤然增大。作为赵巷公司园区管理部的业务骨干,3月30日起,居家隔离期刚一结束,方中元便主动申请返回公司、驻守岗位,全力奋战在园区抗疫一线。近两个月的磨炼,他认真贯彻落实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工作要求,炼就成为一名能“文”能“武”的战“疫”多面手。
他牢记工作理念,用热心服务助推园区企业复工复产。封控期间,方中元每天与属地政府沟通,了解最新政策和要求,第一时间将通知精神传达给全体园区企业,并为有复工需求的企业进行一对一政策解读,协助企业填报复工复产申报材料,在短时间内帮助企业获得复工复产的批复。同时,为保障园区企业复工复产后的正常运营,他积极协调园区服务人员队伍,安排园区服务支撑人员复工复产申请,确保服务人员提前到岗。
他认真学习研究,制订多项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方案,在分管领导的指导下,方中元同志按照上海市防疫政策以及市国资委有关文件要求,连续起草了《赵巷园区复工复产方案》《赵巷园区复工复产疫情防控应急预案》《赵巷园区公共区域日常消毒安排》等制度文件,保障后续复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和疫情防控,协助客户安全高效复工复产。
他尽心尽力尽责,努力守好园区每一道安全防线。为了严格控制外部潜在流动人员“闯入”园区,方中元同志每天早中晚定时在园区巡逻,确保全程实现闭环管理。他每天3次对园区公共区域进行消杀作业,打造安心办公环境。封控期间,方中元同志还多次组织留守员工开展疫情防控应急演练,为科学精准做好园区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打牢坚实基础。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如今,徐卿同志和其他值守人员即将迎来驻守岗位“双满月”。战“疫”仍在继续、他们仍在坚守,超长“待机”的守护者,一刻也未曾放下肩上的重任。疫散终有时,履责未有终,长三角赵巷公司的全体员工也将以他们为榜样,凝心聚力、共克时艰,为打赢大上海保卫战加油助力!
联系我们
官方微信
官方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