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零时起,上海全市解除区域临时交通管制措施,恢复正常通行,封闭了61天的跨江通道重新开启,上海从这一刻起全面复工复产复市,如常的上海正在归来。回首过去的两个多月,奋战“疫”线的志愿者们为筑牢疫情防控屏障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中就有一支来自长三角赵巷公司的志愿者队伍。在他们当中,有人化身“采样员”,与医护人员并肩作战,进入封控楼,助力核酸采集检测工作;有人化身“保障员”,协助社区各类物资搬运;有人化身“卫生员”,帮助清洁小区、处理垃圾;有人化身“咨询员”,坐镇居委耐心解答居民咨询、帮助老人解决难题……,他们冲锋在社区防疫的第一线,与医护人员、社区工作人员站在一起、干在一起。
今天,在这个城市烟火气回归的时刻,他们已脱下“大白”和“小蓝”,投入复工复产,我们向这群最美战“疫”志愿者们表示致敬,因为他们是这个春天里最美的“逆行者”!
黄桂霞
累积志愿服务 58 天
她是居民眼中“全能”志愿者
更是社区抗疫的先锋力量
自3月26日起,有这么一位党员,她是居民眼中的“全能”志愿者,“大白”“小蓝”是她的“抗疫战甲”。她不计个人得失,与居委会并肩战“疫”,成为社区防疫中一抹亮丽的“志愿蓝”。她就是公司人力资源部总监助理、徐汇区康健街道紫鹃园居民区防疫志愿者、社区在职党员抗疫攻坚临时党支部委员黄桂霞。
3月中旬,黄桂霞同志第一时间到居委会报到,希望成为一名志愿者,力所能及为社区防疫工作贡献一份力量。抱着这份信念,黄桂霞在小区开展全员核酸时,主动承担起了扫码、秩序维护等工作,为了提升扫码效率,她通过网上学习,亲手制作了符合实际情况的扫码遮光神器以加快采样效率。4月起,随着核酸检测和抗原检测交替进行,黄桂霞的任务更多了。她相继承担了给楼栋分发抗原试剂和抗原结果的统计工作。与此同时,细心的她还主动与社区老人结成对子,将自己的手机号主动留给结对老人。通过多次帮助,黄桂霞与结对老人之间逐步建立起了信任桥梁,老人们的网上配药、抗原检测、购买物资等需求都会第一时间告诉她,因为在老人们的眼里,黄桂霞同志是他们最信任的社区“家人”。在完成了一天志愿服务后,回到家中的黄桂霞也丝毫没有停下脚步,当处理完家务和一双儿女的学习后,她便打开电脑,开始制作社区宣传材料、与社区临时党支部的同志们线上讨论社区防疫工作指南等一系列的防疫宣传和文案工作。
黄桂霞主动积极的志愿服务给社区居委干部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4月11日,所在小区按照康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防疫工作要求,经居民区党总支研究决定成立在职党员抗疫攻坚临时党支部,黄桂霞同志被任命为临时党支部委员。作为一名企业员工,经历了日复一日的忙碌,让黄桂霞愈发感受到了社区一线的艰辛和不易,更感受到了党组织在社会治理、为民服务方面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党组织的凝聚力就是核心战斗力。5月27日,学习强国平台转发徐汇区康健街道抗疫宣传视频《春鹃已绽放,繁夏当可期》,详细描述了黄桂霞同志所在社区防疫工作的点滴画面和温情瞬间,其所在社区也成为一线抗疫的标杆典范。
黄晓康
累积志愿服务 37 天
他是核酸采样医生的好帮手,
更是社区居民眼中的孺子牛
社区防疫守一线,俯首甘为孺子牛。在浦东新区南码头街道东盛居民区,有这么一位同志,他是医护人员眼中的好帮手,更是社区居民眼中的孺子牛,他以坚定的信心和持续的服务全身心投入社区疫情防控中,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共产党人的本色担当。他是公司第一党支部宣传委员、人事经理黄晓康。
自浦东地区封控以来,黄晓康同志所在的社区疫情快速传播,阳性病例持续上升,社区内所有楼栋都成为封控楼。为了阻断疫情的社区传播链,居委决定挨家挨户上门核酸采样。由于医务人员数量有限,居委征集社区内精干、勇敢的志愿者,与采核医务人员组成1名医生+2名志愿者的上门采核团队。作为社区防疫志愿者的黄晓康同志,在得知消息后,内心虽然担心会影响家人的安全,但最终他还是说服了自己,当即报名做一名“逆行者”,与核酸采样医生进入封控楼栋,听从指令协助医生开展上门核酸采样。从4月12日起,根据社区居委统一安排,黄晓康每次会准时达到集合地点,穿上大白,拿出黄色的医疗废物包装袋,自制简易核酸采样“挎包”,在完成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后,正式进入小区封控楼,从1楼爬到25楼,逐层逐户“扫楼”,这一干就是4个小时。截至5月20日,黄晓康已累计协助采核医生完成22次封控楼栋的上门核酸采样工作,累计采核近8000人次。
黄晓康同志作为一名拥有23年党龄的老党员,自社区出现疫情以来,他始终坚守在社区疫情防控的第一线。他说,在这个非常时期,作为一名党员,应该毫不动摇站出来,把社区防疫的责任扛起来,全力当好为民服务的“抗疫孺子牛”,让胸前的党徽更闪亮。
王晟渊夫妇
累积志愿服务 63 天
他们是一对普通夫妇,
更是社区抗疫前沿的最美伉俪
有一种担当叫“疫”不容辞;有一种浪漫叫携手抗“疫”。他们是普通的夫妻,更是并肩抗“疫”的战友,在疫情形势最严峻的时候,他们相扶相守、逆行而上,用实际行动为社区筑牢“防疫墙”,他们便是公司招商中心高级项目经理王晟渊和他的妻子。
3月16日,王晟渊所居住社区出现了无症状感染者,社区防疫拉响警报。刚从公司回到家中的他,闻讯后就匆匆赶到社区居委,申请加入社区志愿者队伍,成为一名社区“小蓝”。在王晟渊的影响下,其妻子也随即加入了社区志愿者队伍,在随后的日子里,他们夫妇俩并肩作战,“疫”路相随。夫妻两人挨家挨户敲门询问:“邻居您好,我是1302,可否加您一个微信?”一方面拉近邻里关系,一方面也迅速掌握每户情况,两人牵头建立起了楼栋微信群并成为了“楼组长”。在楼栋微信群里,夫妇两人会及时分享每日防疫信息,便于大家实时了解小区情况。为了尽量减少面对面接触,两人还主动承担了所在楼栋物资发放的任务,每当收到物资或邻居团购的物品后,他们会和其他志愿者们定时把每户物品分装消毒并依次放到大家门口,并在微信群里说一声“我是1302,物资放您门口了”。随着封控期的逐渐拉长,楼栋内原本陌生的邻居们也相互熟悉,邻里之间的互相帮助也越来越多。看着每天微信群内那温馨的聊天情景,王晟渊夫妇心中倍感温暖。
在王晟渊夫妻俩的共同努力下,其所住楼栋的居民在每次核酸检测和抗原自测时都主动配合,成为社区核酸检测工作的示范楼栋,王晟渊夫妇更是被社区邻里称为“比翼齐飞”的志愿者。
高歌
累积志愿服务 35 天
“召之即来、来之即战”
是居委会对他最中肯的评价
他是社区第二书记的好帮手、是社区居委干部眼中靠谱且细心的全能志愿者。在社区防疫的攻坚中,无论安排在哪个岗位,他都会尽责尽力、毫无怨言,“万金油”式的防疫服务使他迅速成为社区防疫一线的“香饽饽”。他就是公司第一党支部入党积极分子、规划建设部暖通工程师高歌。
4月21日,根据长三角投资公司党委要求,长三角投资公司系统紧急招募一批能随时被征调的社区志愿者团队。得到通知后,高歌同志第一时间向公司党总支报名,主动要求申请加入公司招募的志愿者队伍,希望能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成为一名光荣的社区防疫志愿者,为基层防疫工作出一份力。
4月25日晚,在“苦等”了5天后,高歌同志终于接到所在社区居委干部的电话,“你好,请问是高歌吗?我是居委会。按照社区防疫工作统一部署,明天你的志愿服务岗位是协助社区第二书记完成‘党员责任区划分’和‘楼栋负责小组’相关标识的张贴工作,你有问题吗?”接到电话的一瞬间,高歌同志的内心一下就被点燃了,一句干脆响亮的“没问题,保证完成任务!”。自4月26日起,高歌同志按照社区防疫工作的安排,一天都不缺席。
由于社区抗疫工作的复杂性,高歌同志时常会向并肩作战的社区战友们请教各个岗位的注意事项,从刚开始的不懂就学、不熟悉就问,到后面能从容应对各项工作,主动承担更多工作。在短短两周时间内,高歌从核酸检测秩序维护员到核酸扫码员,从楼栋抗原自测检查员到上门协助孤寡老人做抗原,从社区物资分拣员到居民快递分发员,高歌同志的志愿服务工作已遍布社区防疫的所有岗位。这是社区党组织对他的一份信任、更是高歌同志用自己的努力诠释出的一种防疫精神。
微光如炬,可成星海,越是爬坡过坎之际,越要保持“战疫必胜”的坚定信念。自3月下旬以来,长三角赵巷公司全体党员和群众在长三角投资公司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公司党总支的号召引领下,纷纷奔赴社区一线,与疫情较量、与病毒交锋,在一个个微小的抗疫场景之中,长三角人的果敢勇毅和担当奉献得到了最有力的体现和诠释。截至5月30日,长三角赵巷公司党员和群众已累计参与了全市7个行政区、18个街镇、23个居民区的社区一线防疫工作,累计志愿服务421人次。
当前,我们同行共荣的这座城市已正式按下全面有序复工复产的“快进键”。作为一名长三角人,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当前防疫成果的来之不易,同时我们更应该策马扬鞭、再接再厉,切实打好复工复产和疫情防控 “组合拳”,为长三角绿洲智谷·赵巷园区的高质量发展按下“加速键”、跑出“加速度”。
联系我们
官方微信
官方抖音